常州到武汉物流公司

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常州到武汉物流 中山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

作者:常州到武汉物流公司 上传时间:2015-5-9 浏览次数:

自4月21日以来,广东自贸区挂牌引发的“冲击波”持续发酵。面对东有前海,北有南沙,南有横琴三大自贸片区的“夹击”,中山将如何对接自贸区改革和政策的溢出效应,并给中山的转型升级带来何种新貌?而与此同时,中山在这种“三面夹击”的状态下,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近日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采访。

4月30日,“五一”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怀揣一纸请示,在市政府三楼会议室等待相关市领导的归来。

他手里有一纸新的设想——创新外贸发展新模式,这一设想需提请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利用好保税物流中心现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升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更好地对接广东自贸区挂牌之后改革政策的溢出效应。”张建华说。

中山跨境电商“先动”

“在广东自贸区挂牌前,我们已经在着手研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创新发展新模式,要把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在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复制落地。”张建华说。

最先有动作的是跨境电商。4月10日下午,中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保税物流中心揭牌,中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首期将改造建设跨境电商通关监管区、保税仓储中心及电商办公区,这也意味着中山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这两种外贸新业态实现了突破。

“上海自贸区内不同的监管方式,也催生了新的交易方式和业态。跨境电商作为新的贸易形态,成为新常态下企业抢抓自贸区机遇的一大尝试。”张建华说。

事实上,先行先试的企业则在今年3月31 日便尝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好处——当日上午,中山威高物流有限公司下属的威顺贸易有限公司,完成了我市乃至整个拱北关区的首票出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货物,意味着中山打通了海运跨境电商通道,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不过,由于我市尚未建立统一的电子口岸,经海关总署同意,拱北关为威高物流开设了专门通道,连接电商企业服务系统与海关通关监管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与对接。威高物流集团董事毛中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可提前备案,海关可提前审核,提高了货物口岸通关效率;同时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系统自动汇总清单后,每月只需向海关申报一次。

广东自贸区的推出,让中山企业已经直接享受好处。中山企业广东中商港科技有限公司,则直接把跨境电商直购体验中心开到了南沙,享受南沙自贸区直接带来的政策便利。

“去年8月,在国家决定设立广东自贸实验区之前,公司已经通过广州海关备案,并获得南沙保税业务管理局支持,在南沙保税港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广东中商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树雄说,中商港的“广东南沙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南沙的欧维思体验总店有2万多平方米,采用前店后仓的方式,供应商品包括食品、母婴用品、日用品等。自贸区内国外进口货物将采取 “整进散出”的模式,除了体验店外,将通过公司的全球购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区内企业“看中”中山

“前店后仓”的模式,对于中山企业走出去和外面的企业走进来,两种情况都在发生。中山的产业基础和既有的外贸平台,也在吸引市外企业进驻中山。

记者了解到,在中山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挂牌当日,广东卓志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便与产业园签约,将在园区内建立跨境电商外贸综合体。据介绍,该综合体将结合中山实际拟定跨境电商工作方案,合作建设以B2C (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出口业务为发展基础,同步推动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是指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集拼出口和B2C 直购进口、保税B2C 进口业务,打造全面的跨境通关平台。

广东卓志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崇刚介绍,此次选择与民众镇合作,原因之一是中山新型专业镇产业集群程度高,中山是灯饰、小家电、服装等多种适合市场采购出口的商品生产基地。另一个原因是民众镇靠近南沙自贸区,该公司希望与其在南沙自贸区的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形成联动和互补。

张建华告诉记者,中山的产业基础,将在未来吸引更多类似企业到中山,比如中山古镇灯具、南头小家电等产业,都是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主要采购地。保守估算,中山适合市场采购出口的适箱货源超过60亿美元。

“虹吸效应”暂未显现

如果广东自贸区挂牌之后,自贸区和周边市区企业之间的流动和互补,都如上述这般顺畅与和谐,那是最好不过,但自贸区空前的开放、自由和便利,其政策优势将超过之前所有平台。因此,虹吸效应——不仅是中山,也是整个珠三角地区,在广东自贸区挂牌之后,对于自贸区效应的共同隐忧。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在挂牌当天百家企业获颁营业执照之后,挂牌第二天,前往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照的企业便出现了 “井喷”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当日至少1500家企业排队进驻南沙自贸区。

要不要去自贸区?这或许已是许多尤其与外贸业务相关的规模以上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企业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税收有多优惠,比如进驻之后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多大的便利。”火炬开发区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此事上并不愿意透露姓名,他说,该公司已经派专人到横琴、南沙和前海做过一番考擦,但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这里的税收会不会形成洼地效应。

市商务局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支撑。5月5日,记者跟随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深圳学习考察,多位镇区负责人也表示,从目前监控的情况来看,镇区的重点企业还没有把运营的重心放到自贸区,尤其是他们担心的总部搬离的情况没有发生。

“中山主要还是以制造业为主,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先进制造业,要搬离中山到自贸区,其运营成本都是会增加的,企业也会算这一笔账,中山企业是很务实的,跟风的事儿他们不会干。”中山东部一镇区负责人对此反应比较轻松。他说,因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都强调有粤港澳合作的功能,中山此前在香港等地设立机构,并成为其拓展海外市场桥头堡的企业,反而会因为广东自贸区的挂牌而被吸引回来,从而减少其成本。

当务之急是建电子口岸

当然,在自信的同时,未来随着自贸区政策洼地效应的显现,不排除一些物流、贸易等会被这种虹吸效应吸引过去,因此,中山镇区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做好承接的准备。尤其是利用好海关总署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允许将上海自贸区的14项便利通关措施在全国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广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在这方面中山已有动作。去年,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便提交了《关于复制实施海关14项自贸区监管服务创新制度的请示》,经中山海关上报,目前已经上报海关总署待批。这四项措施包括: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即入中心货物先卸后报,出中心货物先报后装;区内自行运输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集中汇总纳税制度。

“中山对接自贸区,还需要准备好更多的条件,目前我市既没有电子口岸,也无法全程实现码头信息化,作为对接自贸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中山保税物流中心系统尚需要升级完善。所以说中山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补课。”中山海关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中山海关已成立了课题组,与市相关部门就中山如何接受自贸区辐射为主题展开专题调研。

“中山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电子口岸,这在整个广东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山外贸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上述海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外贸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数据平台,无论是发展跨境电商,还是复制自贸区的“单一窗口”制度等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这就是电子口岸。中山当务之急是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从跨境电商看,以威高物流为例,它是由海关总署特批了一个电子数据接口,但在没有电子口岸的情况下,中山的小家电、五金、灯饰等特色产品面对全球网上交易,如果一家家企业这样来推,必然不利于跨境电商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就连中山海关和检验检疫局现在实行的‘三个一’便利通关制度,由于中山没有电子口岸,数据交换要通过广州电子口岸平台来实现,具体流程为中山数据——广州电子口岸——海关总署——广州电子口岸——中山,不仅耗时,而且数据经常会卡,影响了效率。”上述海关负责人透露,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是当务之急。

记者了解到,市政府已启动电子口岸相关工作。

打造仓储物流“后花园”

中山对自贸区的承接,更多人把眼光集中在了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这个规划总面积为4600亩的园区,将成为当前承接自贸区的最大的平台。

4月30日,张建华提请市领导审议并需要省政府支持的工作达六项。其中包括支持中山发展市场采购出口业务,进出口跨境贸易、红木进口、水果进口业务等。

“这些都是基于当前中山保税物流中心既有的业务范围,在外贸业务开展上进行的一些创新。”张建华表示,要发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对自贸区最大的承接功能,最重要的是将目前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记者了解到,中山多年前便提出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也就是说,保税物流中心要从特殊监管场所升级为特殊监管区域。”上述海关负责人也表示,中山应为自贸区扩容做好准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自贸区落地的先决条件。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记者了解到,2011年,中山“综合保税区”申报立项工作就已上报省政府,当时的计划是将现有位于民众的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成为日后综合保税区A 区,实现就地升级;将临海工业园划出综保区B区(A 区、B 区一起申报,总面积约 3-10平方公里)。“这既是中山战略产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为自贸区扩容做好准备。”事隔四年之后,记者了解到,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的申请目前尚无进展。

记者了解到,保税物流中心营运4年来,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发展业务的一个隐忧。随着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的落地,系统的稳定性将决定中心发展的命脉。目前,保税物流中心的卡口还无法实现智能化验放管理,主要采取的是由海关物监科关员二级审批,再由海关通关科关员再次审核的人工审批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工作量,同时影响企业通关效率。从目前看来,在广东自贸区挂牌之后,保税物流中心升级问题更为迫切了。

 

以上内容来源于:常州到武汉货运公司 转载请注明